我所组织召开秸秆收储装备及秸秆沼气工程原料预处理技术研讨会
2014年11月17日,我所在江苏省海门市成功组织召开秸秆收储装备及秸秆沼气工程原料预处理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结合我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技术集成及配套设备研究与示范”项目“农村沼气工程原料保障及预处理技术”子课题的有关研究工作开展的,项目首席专家、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胡国全副所长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副所长出席了会议并作指导。
秸秆从田间到村头的“一公里”集运难问题已成为制约秸秆规模化利用的瓶颈。田间秸秆打捆是解决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除了已有一定推广数量的捡拾打捆机外,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作业机已经历了3-5年的研发试验,棉秆拔秆切碎集箱(压捆)联合收获、玉米摘穗秸秆打捆联合收获已受关注或正在尝试中。另一方面,针对如饲料化、沼气化等特定用途的秸秆收储运技术及模式研究也更将广泛并深入。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深化对上述领域现状及趋势的认识,理清研发目标和思路,促进产学研合作。大会首先由我所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团队首席陈永生研究员介绍了我所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创新团队情况,之后由常发公司王珏研究员、山东农机院焦伟副院长、江苏大学褚金宇教授、南机所陈明江助理研究员、徐州市环能公司苗瑞福经理等分别就稻麦秸秆、玉米秸秆、棉秸秆、鲜绿秸秆的机械化收储、粉碎、厌氧发酵预处理技术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所生物质装备团队在常熟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车库式干发酵研究试验装置,与海门市兴农畜牧机械公司联合研发的秸秆压捆、沼液净化、有机肥生产等成套设备。
来自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南通市农机推广中心、海门市农机局、海门市农机推广中心、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泰州市常发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海门市兴农畜牧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省无棣县景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中国农村杂志社等50多位从事生物质装备研发、生产、推广和宣传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农业资源开发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