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主办的“玉米田现代施药技术与装备”现场示范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2013年8月25日,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办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植保机械关键技术优化提升与集成示范”现场示范交流会:“玉米田现代施药技术与装备”在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召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及项目组等共20余位专家与成员参加了现场会。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近年来种植面在不断增加,由于种植制度的改革,品种的更换,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玉米病虫害日趋严重,给玉米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而玉米田高秆作业的特性使得常规作业机具难以进入,人力背负作业机具已不能满足现代植保的需求,为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研发推广高秆作物高架喷杆喷雾是现代植保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示范现场,通过项目的实施,展示了几款最新研发的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这些先进的高秆喷杆喷雾机最高地隙达2m,对玉米秆损伤小,能在玉米田间穿梭自如,同时展开喷杆,完成药液的喷洒和在冠层间的穿透,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
在交流会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处长邵振润在会上表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产量比美国低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不到位。防治病虫害需要现代化工具,近年来很多高秆和低空旋翼植保机械陆续出现,植保机械已经进入了大发展时期。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薛新宇建议,在大力发展现代植保机械的同时,还要关注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机械,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农民的土地规模适合什么样的机械,植保社会化服务程度对机械有什么样的需求。
此次现场示范交流会,是行业科技专项“植保机械关键技术优化提升与集成示范”实施一年多来,对高秆作物防治技术及机具的首次集中展示,是对阶段性成果的一次考核。与会的专家对新型机具进行了充分肯定的,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对项目的后期实施有着很大的帮助。
(植保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 供稿)
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田间作业示范
专家现场观摩
项目执行专家组合影
项目首席专家薛新宇研究员在交流会上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