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主任胡志超研究员赴鄂、豫两省五地调研花生产业发展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13-07-30
【字体:

为进一步摸清淮河流域、大别山区的自然条件、花生种植模式、生产方式及产业效益等,2013726日至28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主任胡志超研究员赴河南正阳、确山、驻马店、湖北武汉、红安调研。共同参与调研的还有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廖伯寿研究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晓林研究员及部分团队成员。

正阳、确山两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的淮北冲积平原,南临淮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确山县在50万亩左右。在正阳县,胡志超研究员一行在陈留东副县长等陪同下首先来到慎水乡、真阳镇田间地头,对花生生产规模、土壤、种植和收获模式、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详细了解,重点察看了该地麦茬全秸秆覆盖地夏花生的生长情况,提出了来年进一步推进全秸秆覆盖夏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试验示范的技术方案。胡志超研究员一行又来到正阳县豫丰机械有限公司等花生机械生产企业进行考察,先后考察了花生播种机、起垄机、花生收获机以及脱壳机等,他对企业紧扣当地生产实际,着力研发先进适用生产设备给予肯定,并对企业今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随后,胡志超研究员一行又考察了确山县留庄镇花生生产情况。

红安县位于大别山脉南麓,为半山半丘陵地区,以旱地为主,是湖北省重要的花生产区之一。胡志超研究员一行首先来到相对高差50-100米的丘陵岗地,重点了解了该地区土壤特性、灌溉条件、花生生产规模及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可行性等。调研发现,该地区的山丘连绵坡度和缓,农田以梯形小田块为主,土壤为适宜花生机械化作业的砂壤土,花生长势良好,其种植模式为平作,建议其尝试采用垄作覆膜栽培。

调研期间,胡志超研究员还先后考察了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阳逻基地,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并与廖伯寿所长、王晓林站长分别就体系发展、基地建设与管理,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交流。

                                     田间调研(正阳县)

                         农机企业调研(正阳县豫丰机械有限公司)

                         农机企业调研(正阳县豫丰机械有限公司)

                             大别山区调研(红安县)


                                      驻马店综合试验站调研

                            油料作物研究所阳逻基地调研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