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启动会在南京召开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13-04-17
【字体:

2013年4月10日,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启动会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顺利召开。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李斯华处长、专家组组长罗锡文院士和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党委书记曹曙明、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副局长范伯仁、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要农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吴崇友一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主持。

曹曙明书记首先代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致辞,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过去几十年发展中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呵护表示衷心的感谢。曹书记表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在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信心和决心在新的机遇面前,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快速发展,并预祝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启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范伯仁副局长代表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致欢迎词,并就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情作简要汇报。主要做法为:1、在行政方面,抓整体推进,强化行政推动;2、在技术方面,抓技术集成应用,强化农机农艺结合;3、在效果方面,抓作业质量,充分发挥机插稻的技术优势;4、在机制方面,加快主体培育和市场推动;5、在机具选择方面,优化机具配置结构,着力提高机插秧的技术水平和插秧机效能的发挥。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李斯华处长宣读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成立第三届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的通知”。通知明确了组建专家组的目的: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为充分发挥专家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的作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经各有关单位推荐和审核,农业部决定成立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职责:1、研究分析国内外水稻生产机械化等相关技术发展情况,提出加快推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意见和政策建议。2、为水稻生产机械化等相关领域发展规划制定、重大项目立项和项目实施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3、参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收获等技术培训工作。4、对主要稻区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提供咨询。5、对技术发展中的农艺措施、机械装备等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副组长、秘书长张文毅作了农业部第二届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工作总结报告。

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作了我国八省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罗锡文院士带领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对黑龙江省、黑龙江农垦、吉林省、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浙江省以及广东省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进行为期2个月的调研工作。罗锡文院士就调研省份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基本情况、主要措施等方面作了汇报。罗锡文院士综合归纳14条各地反映较多的问题:1、育秧中心用地审批难。2、建议加强育秧基质的研究。3、育秧设施(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塑料小棚、育秧生产线等)没有补贴,或补贴不到位,或补贴没有标准。4、燃油补贴希望能直接补到作业机手。5、建议制定育插秧机械化作业补贴标准。6、建议设立育插秧机械化作业风险基金。7、加强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8、希望将插秧机库建设列入议事日程。9、加强插秧机售后服务和机具维修,插秧机零部件价格贵,没有补贴。10、将稻谷烘干设备列入补贴目录。11、建议加强年轻机手的培养。12、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13、放宽小额贷款。14、安排农机部门的工作经费。

最后,罗锡文院士提出六点建议:1、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力度。2、农机农艺相结合,制定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模式,优化相应的技术路线。3、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集中攻克制约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研制先进适用的机具与装备。4、加大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水稻育插秧机械的性能、质量和系列化,标准化程度。5、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相关政策,包括购机补贴,作业补贴、机手培训等。6、进一步完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鼓励各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企业、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加强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李安宁宣读了“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工作要点(草案)”。工作要点明确了专家组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工作制度、并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1、秘书长单位组建专家组秘书处,承担专家组日常工作;管理专家组咨询服务邮箱、专家组公用邮箱,向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专栏提供相关的文章和资料;起草有关报告,提出年度重点工作建议;协调组织有关活动,每月发布一次工作情况简报。2、片区专家组要加强所负责区域指导和服务工作,筹划专题活动,提出区域年度发展报告,反映工作动态,组织、支持和促进成员做好日常工作。3、专家组成员要认真做好所负责省份指导和服务工作,选定一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定点联系指导服务,形成专家-技术员-示范户-农户的技术指导服务模式,点面结合,强化对各地工作的技术指导。同时,积极参加片区和专家组有关活动,及时提交有关情况,每年至少提交一篇调研或分析报告。4、专家组成员要加强对外对内交流,争取所在的单位和负责省份的重视支持,加强跨部门、跨专业和跨领域的合作,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和区域交流协作,形成合力,提高专家组工作效能。

专家组各位成员随后就“第三届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工作要点(草案)”以及如何加快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并一致认为:要继续发挥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的技术指导作用;各个地区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应重视顶层设计,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结合的模式;水稻品种、育秧模式、育秧营养土、插秧机配置等要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规范和标准。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向农业部第三届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并作了重要讲话。

 

刘恒新副司长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对出色完成任务的第二届专家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当选第三届专家组的专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表示成立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是推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近10年来推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重要经验。刘恒新副司长认为第三届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有三大特点:1、班子强。组长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常务副组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分片区负责的各位副组长都是长期从事水稻生产机械化研究、推广的专家;2、搭配好。农机和农艺结合,专家组成员包括了农机专家和农艺专家,既有院校教授,又有推广部门领导。3、做得实。专家组有具体的工作计划、细化的指标要求。刘恒新副司长希望专家组发挥好决策和咨询、技术支持、园丁和导师三方面作用。希望各位专家认清当前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形势,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既定的目标不动摇,确保2015年完成十年规划要求的水稻种植机械化达到45%的目标任务。2、扶持政策不减弱。购置补贴首先满足农民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需要,用好补贴政策,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利用好相关的项目,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县为重要内容,推出一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先进县。3、工作强度不放松。分区域采用不同的推广措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10%以下的区域:加强行政推动、提高农民的认识;10-20%的区域:通过示范点(县)的带动、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20%以上:通过市场拉动,社会化服务,提高机插秧的规模效益。

最后,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致闭幕词。

下午各位领导、专家参观了第七届中国(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