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油菜产业体系6位岗位专家来我所交流
2013年1月13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6位岗位专家前来我所进行技术交流。
“没有油菜机械化就没有油菜产业的未来”这是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自2007年建立以来,通过众多的科技研发和试验示范而总结出来并已在体系内达成的共识。攻克油菜机械化的瓶颈将会对油菜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正是怀着这样共同的目标,油菜产业体系的2位育种岗位专家、4位栽培岗位专家一同前来我所,与设施与设备研究室收获机械岗位专家吴崇友及其团队进行了技术交流。座谈会上,来自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的李云昌(机械化育种岗位)研究员和张春雷(旱地栽培岗位)研究员分别回顾了以前项目中的良好合作,对农机与农艺结合提出新的期盼;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吴江生(栽培岗位)教授、周广生(栽培岗位)副教授对近年油菜机械直播、分段收获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来自江西省农科院的宋来强(三熟制栽培岗位)研究员对油菜育苗移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来自江苏省农科院的戚存扣(长江下游育种岗位)研究员介绍了江苏油菜种植基本制度、机械化现状,认为分段收获和育苗移栽技术应是长江中下游产区的主流技术。吴崇友研究员介绍了我所近年来在油菜机械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下一步研究工作的主要思路,强调分段收获和育苗移栽技术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交流,育种、栽培和机械专家达成一致:农艺与农艺融合是推进油菜机械化的唯一正确途径,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高效率、高质量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和高效低损失的机械化收获技术,栽培、育种和机械三方面的专家都愿意也应该为此共同努力。
(主要作物生产装备中心、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设备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