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在苏、鲁两省四地开展麦茬花生机械化播种试验示范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12-07-02
【字体:

为更好的完成“传统两年三作区花生种植制度改革研究与示范”体系重点任务,2012531日至621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分别在江苏南京、江苏徐州、山东莱州、山东海阳开展了麦茬花生机械化播种试验示范。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禹山林研究员、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周曙东教授、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专家曲明静博士、徐州综合试验站张祖明站长、南京综合试验站陈志德站长和首席秘书杨珍博士等分别赴现场观摩指导。试验示范得到了首席科学家、徐州综合试验站、南京综合试验站和莱州市、海阳市农业局及农技推广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我国黄淮海花生主产区以春播为主,多为两年三熟制,为提高复种指数与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夏播花生栽培技术与种植模式。但由于花生通常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窄行距≤30cm),小麦机收后田间秸秆量大、麦茬多,给下茬花生机械化播种造成较大困难,极易造成机具入土部件挂草、壅堵等问题,目前市场上尚无可靠的、适用于麦茬夏花生的机械化播种设备。通过深入调研和比较研析,机械研究室分别提出了“秸秆粉碎还田+深翻+旋耕后覆膜播种”和“免耕播种”两套技术方案,并相应地筛选、研发出了5台套试验设备,分别在苏、鲁两省四地对两套技术方案进行试验示范与综合比对。试验表明,两套技术方案对不同地区小麦种植模式均有良好的适应性,能较好地满足麦茬花生机械化播种要求。“秸秆粉碎还田+深翻+旋耕后覆膜播种”方案前期投入较大,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但可实现垄作覆膜栽培;“免耕播种”方案工序少、前期投入小,但只能进行露地平作栽培;两套方案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综合效益还有待进一步跟踪比较。

通过为期22天、行程1600多公里的大范围、多区域试验示范,进一步摸清了麦茬花生机械化播种存在的技术瓶颈,初步提出了技术和设备改进方案,为攻克传统两年三作区麦茬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

                              首席科学家禹山林研究员亲临指导

                           周曙东教授、张祖明站长观摩指导

                                       供试设备

                                        设备调试

                                      海阳覆膜播种

                                      海阳免耕播种

                                    参试人员合影

                                徐州覆膜播种出苗情况

                              徐州免耕播种出苗情况

                               徐州旋耕后播种出苗情况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