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承担的《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将在全国试行
由我所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农业部农机化司财政项目《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历经两年潜心研究,日前通过农机化司司常务会审议,即将在全国范围内试行。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重点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等机械化。但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多变,畜牧业机械化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异较大;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以及老龄化的现象正在向畜牧业生产蔓延,必将影响畜产品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特别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畜牧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畜牧业机械化统计手段相对落后,直接导致了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难以确定、科学研究难以展开、管理政策措施难以制定等问题。因此,农机化司将开展研究建立一套科学、适用、可行的畜牧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近两年的重点工作。
从2010年1月开始,历时1年零8个月,课题组先后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专家意见法。在农机化司的直接指导和协助下,15次赴基层调研,发放有效问卷500多份,组织12个省开展实地验证,召开座谈会3次,征求专家意见近100人次,还向全国各省书面征求意见。经过框架设计、指标确定、修改完善和实地验证等四个研究阶段,形成了《畜牧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体系设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5个。涉及饲草料生产与加工、饲料投喂、粪便清理、环境控制、畜产品采集等机械化畜牧养殖生产过程。
该评价体系研究还为我所承担的农业行业标准《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第2部分: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撑,将共同为动态观测、科学评价我国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更好地指导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健全农业机械化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体系,科学全面评价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起到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农机化发展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