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花生体系产后加工机械岗位在山东、辽宁、南京等地开展花生包衣播种试验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产后加工机械岗位根据体系总任务,于2011年5月分别在辽宁锦州、阜新、山东青岛、烟台、江苏南京等地进行了花生包衣种子播种试验。
针对我国花生种子基本上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直接“白种下田”,难以实现保苗、壮苗、播前植保等目的,本岗位利用种子丸衣化试验台对花生种子进行了包衣试验,研究试验台转釜转速、倾角等参数及包敷比例等与包敷合格率、破损率和发芽率等相关关系,筛选出最佳的丸衣化试验台参数及包敷比例。在此基础上,根据体系总任务,针对不同区域的花生品种及病虫害特点,开展花生包衣种子播种试验。
体系岗位专家谢焕雄研究员及团队成员分别于5月5-7日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站、烟台市牟平区;10-11日在辽宁锦州、阜新试验站;28日在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六合试验基地等地进行了包衣花生的播种试验,并为当地提供了检查花生包衣后播种效果的方法,为研究开发种用花生加工技术设备提供依据。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供稿)
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站进行包衣花生种子播种试验
在烟台试验站进行包衣花生种子播种试验
在南京试验站六合试验基地进行包衣花生种子播种试验
检查包衣花生种子发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