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挖掘收获技术研发与示范”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机械化挖掘收获技术研发与示范”荣获教育部201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所在土下果实生产机械化技术领域获得的又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机械化挖掘收获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共设四个子课题,分别由我所和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机院现代农装北方(北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和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承担完成。通过项目实施,分别研发出了自走式、牵引式和悬挂式花生联合及分段收获机7个机型,马铃薯联合及分段收获机2个机型;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1个,示范面积超过2000hm2;制定相关技术标准6项、作业技术规范4项。我所具体负责主持《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及分段收获模式下的花生收获机研制与示范》子课题。
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与总产虽居世界前列,但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存在着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所从种植制度、作业模式、共性技术及关键部件研究入手,重点攻克花生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壅土阻塞、秧蔓缠绕、损失率高、适应性差等关键技术难题,将减阻降耗、避免缠绕、降低损失、提高适应性与可靠性贯彻部件与整机设计始终,实现花生收获中根茎挖掘、去土、取果、清选、集果、秧蔓处理等技术的系统集成;开发出4HLB-2型挖拔组合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及4H-1500型和4H-800型两种分段收获模式下的花生收获机;先后获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起草行业规范及相关标准2个,发表论文22篇(其中学报与核心期刊16篇,EI收录6篇),培养研究生3名,举办行业发展研讨会及培训5次;国家法定部门检测结果与农业部组织的鉴定意见表明:上述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所研发的4HLB-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采用半喂入原理、挖拔组合结构和夹持输送方式,可一次完成松土、拔株、清土、输送、摘果、清选、集果、秧蔓处理等联合作业;其果秧分离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作物收获需要实现快速转换,有效提高机具利用率和降低作业成本。4H-1500型花生收获机可实现挖掘、清土和秧蔓条铺作业;采用双滚轮击振抖动杆链升运清土结构、对称两路传动系统及侧向泄土技术,清土效果好,避免铲后积土。4H-800型花生收获机可实现挖掘、清土、铺放等作业;采用等惯量反配置自平衡技术,有效降低损失率;内侧设有立式切割装置,解决了秧蔓及杂草缠绕问题。
三种设备的研制成功大大缩短了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与发达国家(地区)的研发差距,不仅为加快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亦为促进大蒜、洋葱和胡萝卜等浅土型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技术发展与装备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三种设备已进入国家和地方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并已成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
(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