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国家“863”项目“水田超低空无人机施药技术及装备创制”试验报导之三
时值八月,酷暑难当,正是水稻抽穗的季节,也正是稻飞虱和纵卷叶螟危害猖獗之时,收到吴江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通知后,我们的团队又出发了!本次的防治期为三天,经领导们商量,时间足够,可以顺带进行药液沉积、覆盖密度和飘移试验。
烈日高照,温度计无情地显示到了42℃。到了田头,简单勘察地形后,就开始了试验及防治工作。先需将纸卡和胶片卡固定在水稻叶片的上、下的位置,为实验做准备。大家都赤着脚,带上一顶草帽,背上装有纸卡的背包,纷纷下田布卡。吴萍研究员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也坚持赤脚下田,不厌其烦地亲自指导年轻同志布置及采集试验样品,在高温下早已汗流浃背,更何况在水稻已封行的水田中举步维艰,几次都差点摔倒在稻田中,但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梁建副所长和所党委委员陈小兵研究员听说我们冒着高温在吴江进行水稻田间作业,并有人几乎中暑,特地赶了过来,带来了防暑降温用品和所领导的亲切慰问。梁所和陈委员详细询问了本次田间试验的预定计划,当得知我们需要在短短三天内既要安排试验,又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量如此之大时,真情地叮嘱我们要尽量在清晨和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试验,一定要休息好,一旦发现谁有一点中暑迹象,立刻就到阴凉处休息,祛暑降温的药品和食品一定要准备充足,有什么困难就提出,能解决的所里一定安排解决。
有了所领导的陪伴和关心,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大家都卯足了劲,斗志昂扬,起早贪黑,战酷暑、斗高温,最终我们不负重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的试验和病虫害防治任务。
(植保机械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