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团队赴山东等省调研大蒜生产种植情况
2010年1月27日至30日,2009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 团队成员胡良龙、吴峰、曹士锋、庞斌一行,赴江苏、山东两省进行大蒜生产种植农艺规范和作业机具调研,并考察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大蒜的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贸易国,大蒜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中东、美洲、欧洲、越南和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我国大蒜种植面积为1041万亩,占全球的56%,年总产量为1258万吨,占全球的76%,年出口100多万吨,创汇超过4亿美元。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蒜产区有近70个,以江苏徐州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是我国大蒜种植最为集中区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山东省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江苏省超过150万亩。但长期以来我国大蒜种植模式十分杂乱,生产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极大的制约了大蒜产业的发展。
调研人员先后奔赴山东嘉祥、山东莱芜、江苏邳州等地调研大蒜种植模式、土壤类型、主要品种、种植收获时间、生产作业机具、贸易情况和农户需求等,为适宜于大蒜机械化生产作业的种植农艺规范制订和大蒜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的研发提升提供了宝贵素材。另外,课题组并就在山东嘉祥建立大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与嘉祥县农机局形成初步意见。
(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