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我所代表出席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07-10-30
【字体:

由农业部和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共同承办的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朝鲜、韩国、印度、尼泊尔、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和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UNAPCAEM)、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共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推广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护性耕作在全世界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2005统计报告,全世界保护性耕作面积接近1亿公顷。其中,80%以上集中在美洲国家。专家们认为,在亚太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具有巨大潜力。

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 “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保护性耕作推广与应用”、“保护性耕作发展战略与政策”等议题,充分交流了各自在免耕播种技术与机具、秸秆处理、风蚀与水蚀防治、温室气体减排、植保以及技术推广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少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和政策建议。 会议代表认为,免耕播种机具的供应能力、杂草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培训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传统观念的变革以及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是影响亚洲国家发展保护性耕作的主要限制因素。会议认为,发展保护性耕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所于2002年始承担国家“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课题,将行走式节水补灌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紧密结合,开发出玉米免耕施肥穴播穴灌机、麦类免耕施肥条播条灌机等新型装备。在此基础上,现代农业装备中心于2005年~2006年与内蒙、山西、河南的农机管理推广机构及农机制造企业合作完成了农业部重点项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试验”。依据研究成果撰写的论文“玉米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处理技术及机具的试验研究”中英文稿已被收录载入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并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现代农业生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夏晓东,张 敏 供稿)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