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我所根茎类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06-07-28
【字体:

花生、大蒜、洋葱等根茎类作物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花生全国年均种植面积已达7000万亩,居世界第二;洋葱年种植面积达1300万亩,居世界第一;大蒜年收获面积达1000万亩,占全球70%。

收获是根茎类作物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50%以上。我国根茎类作物的收获当前仍主要依靠人工。采用人工挖掘和捡拾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存在着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损失多等问题。国内不少厂家研制的根茎类挖掘收获机大多属于半机械化收获技术,只能实现挖掘、铺放功能,清土、割秧、取果、割须、清选等工序仍需人工完成,而这些作业工序占这类作物收获70%左右的工作量。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尽快研究开发出通用性好、适应性强、性能可靠、价格适宜的根茎类联合收获机械,是我国根茎类作物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所依托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的研制”,并以此为切入口,对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丹麦、荷兰、西班牙、印度、越南和我国台湾省等国内外花生、大蒜、洋葱、土豆、胡萝卜、红薯等根茎类作物收获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新和实际调研,并对国(境)内外典型设备进行了生产适应性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并举,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互补互动,与位于主产区的大型企业合作,在对花生、大蒜、洋葱等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关键技术创新性国产化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础上,科研型样机一次性组装成功,该设备可一次可完成挖掘、输送、清土、取果、清理、集秧、切根(秧)、集果等联合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伤果(茎)率低、清理干净等特点,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正与主产区管理部门和用户联系落实生产试验事宜。

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供稿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