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科研平台» 野外科学观测台站

科研平台

野外科学观测台站

  在江苏省溧水县白马镇拥有试验用地200亩,主要以野外观察、田间试验、研究和生产性示范为主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试验基地,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研发效率,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技术装备在提高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发了农业机械技术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优势经济作物发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与加工业拓展的新需求。同时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机械,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主要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主要研究主要农作物关键作业环节机械化技术、精准施药机械技术、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机械技术、山地农业机械技术等重点领域,各重点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农作物关键作业环节机械化技术

  针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需要,开展机械化精密种植、机械化高效收获的共性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机械式和气力式精密播种技术,提高播种精度、作业效率和对种子、土壤、地表状况的适应性;研究水稻机械化插秧和旱地育苗移栽技术,提高栽植质量和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研究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联合收获技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损失率,降低能耗;块茎类、鳞茎类等作物的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技术,减少阻力,减少损失,防堵防缠。

  (二)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将电子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高新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发展精准农业和提高机械装备智能化水平的需要,将3S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激光制导等高新技术,应用于耕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装备,得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力求在耕作、收获、灌溉、施药和采摘等机械作业环节早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三)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

  重点研究适于我国各种类型温室结构的作物生产小型机械装备,设施农业产品产后处理设备,设施农业作物节水及精细化栽培管理设备,完善环境控制、作物生产、产后处理等技术装备。应用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武装设施农业,实现设施农业环境控制自动化和生产过程机械化,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机械技术

  根据生态循环原理,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切入点,连接种植和养殖业,构建农业废弃物处理机械化的发展模式。重点研究玉米秸秆和根茬、小麦秸秆、稻草秸秆粉碎与不粉碎还田机械化;作物秸秆的氨化、碱化、青贮化作肥料和气化作为生物能源的机械化;畜禽粪便快速消毒、除臭、干燥机械化;颗粒饲料、肥料制备、包装机械化等;秸秆的能源资源化利用,秸秆成型燃料,大中型沼气以及燃料乙醇生产机械化。

  (五)山地农业机械技术

  结合山区农业生产条件,针对当地大宗作物和土特产品,提高山区灌溉、机播机收、采后干燥、特产加工等领域的机械化水平。针对我国南方山区特点,研究主产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的种植、收获和干燥等环节的小型机械和设备。结合山区小地块生产特点,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研制农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小型农业机械技术及设备。包括小型多功能作业机械、小型适变型作业机械、小型智能作业机械、小型成套加工机械、小型保护性耕作机械、小型精密播种机械、小型经济作物耕作机械、特殊环境机械化生产体系和特定作物机械化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