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兵----情系藏族同胞 科技精准扶贫
陈小兵研究员所在团队对接帮扶西藏自治区拉孜县措布村和玉哲村,平均海拔4100米,气候恶劣,属于深度贫困地区。他始终情系藏族同胞,发扬“五个特别”的老西藏精神,连续三年赴西藏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与当地各族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决策部署,对口帮扶工作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扶贫工作及个人先进事迹受到农机行业主流媒体中国农业机械化导报头版报道,也受到中国农科院网站主页新闻、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中国农科院院报等上级媒体报道,也受到由西藏当地驻村干部简报、微信公众号拉孜窗口多次报道。并荣登中国农科院网站光荣榜。
扶贫近三年来,为了掌握西藏自治区农业生产及其机械化现状的第一手资料,陈小兵研究员多次带领团队成员去拉萨、昌都、山南、拉孜等多地调研,入户走访,了解西藏种植结构、种植模式,了解西藏农业机械化现状,走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机公司;与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农机科研机构沟通交流,了解拉孜县农业生产、农机应用、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情况。为了让藏族同胞更好认识农机,了解农机,激发藏族同胞“机器换人”的热情,2018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了第一个“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青稞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
根据措布村和玉哲村种植主要农作物情况,村委会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团队结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的科研任务,发挥农机科研国家队的优势,以促进青稞种植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引导藏族同胞使用新技术新装备,为青稞生产提质增效。由于大部分藏族同胞不懂汉语,文化程度低,传统观念重,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弱,团队采用双语培训模式,聘请汉藏翻译人员,发放汉藏双语版材料;针对青稞种植分散,现有动力不足等问题,团队采用以小型机具为主的作业模式完成青稞种植的各个环节。从机具的选型、试制到出厂,陈小兵研究员亲自联系生产企业,确定技术方案,作业指标和技术参数逐个研讨,以保证机具可靠性和适应性。同时,在汉藏双语《青稞生产全程机械化培训手册》编写过程中,他邀请多个专家帮忙审稿,征求意见,确保手册内容全面,准确、通俗易懂。
高原反应是进藏的必经一关,高原上长途跋涉,缺氧、强辐射带来的头疼、恶心和整夜的失眠,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年近六十的陈小兵来讲,更是一道坎儿。2019年4月,由于进藏日程安排过于紧张,回苏后,陈小兵同志出现了强烈的醉氧反应,每天头昏脑胀,疲倦乏力,持续一个多月,但他仍然加班加点,制定扶贫方案,落实扶贫措施。因为高原反应,每天需要用安眠药才能入睡。
2020年9月,在日喀则市拉孜县措布村,举办了青稞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和技术双语培训会,这次培训会得到了西藏拉孜政府和藏族同胞的欢迎,专业合作社成员、农机技术人员及农户代表共50余人参加。培训会上,陈小兵研究员手把手教,耐心地讲,从联合收割机讲到捡拾打捆机、再到喷雾喷粉机、旋耕播种机、青储打包机等等农业机械操作规程、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要求,如何使用,如何维护保养,娓娓道来。在他的讲解下,藏族同胞们开始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有的藏族同胞很快就学会了,乐得开怀大笑,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机械化好,效率高,省时省力,希望能多将农业新技术带进西藏,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
三年来,陈小兵研究员组织4次青稞全程生产机械化会现场示范会,培训农牧民达800余人,协调参会企业30多家,指导编写青稞生产类机具作业技术规程4套,汉藏语音倒车系统1套,发放《青稞生产全程机械化培训手册》3000份,组织捐赠喷雾喷粉机、割捆机、割草机等农机具20多台套,为西藏青稞生产机械化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