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青海省尖扎县科技扶贫调研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08
【字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帮扶重点贫困县工作方案,农产品分级与贮藏团队首席谢焕雄研究员率团队成员王建楠副研究员、魏海助理研究员于2019年8月20-22日赴对接的三区三州贫困县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调研,与尖扎县农机、农技、畜牧、种子管理站等相关部门及青海省农业机械推广站进行了全面对接,详细了解尖扎县农业发展概况及生产经营模式,并与当地农机、畜牧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起实地走访了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电商、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等,详细了解尖扎县农业生产实际,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1、尖扎县情

1.1地理位置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北以黄河为界与化隆回族自治县相望,东南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同仁县毗邻,西与贵德县相连。

1.2地形地貌

地处西倾山北麓,地势东低西高,西部由北向南排列着申宝山、折戈里山、戈尕山、色尖山等,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形成天然隆脊,由西向东逐渐降入黄河谷底。县境南北长约87千米,东西宽约48千米,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山峦迭起,地势高峻,沟脊相间,地形支离破碎,地貌复杂多样。最低海拔1960米,最高海拔4614米,相对高差为2654米,河谷、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地域的垂直差异明显。由于垂直地形带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差异和十分明显的立体农业特征。境内多山地,水系较发育。浅山、脑山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县人民政府驻地马克唐镇地处县境东北缘的黄河之滨,海拔1990米。自然环境优雅,交通四通八达,是高原生态宜居城镇。

1.3气候特征

尖扎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属高原凉温型半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境内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8.3℃;年均降水量350毫米~400毫米,年均蒸发量1681.5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468小时~2811小时,最高达2851小时,均高于全国同纬度地区。日照百分率为56%~64%,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80千焦~740千焦/平方厘米,呈现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光能资源较为丰富的特征。全年无霜期为120天~190天。主导风向为西风,平均风速1.7米/秒,全县大风日数为30天~40天。主要气象灾害有旱灾、霜冻、冰雹、秋涝、洪水、雪灾等。

2、尖扎县农业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2.1、尖扎县农业现状

2.1.1人口概况

2016年,全县总人口58160人,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全县有常住人口14762户57791人,其中,城镇居民13303人,占总人口的23%;农村人口44488人,占77%。尖扎县是个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民族有藏族、回族、汉族等。总人口中,藏族占66.8%;回族占26.2%;汉族占6.1%。

2.1.2 农业概况

农作物生产  尖扎县耕地面积为71647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774亩,占68%,总产量1410.15万公斤,亩产289.12公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241亩,占10%,总产量58.31万公斤,亩产80.86公斤。蔬菜作物播种面积7200亩,总产量1628.50万公斤,亩产2261.80公斤。复种饲草绿肥面积8462亩,产鲜草量1944万公斤。果园总面积18445亩,其中核桃13435亩,苹果树1000亩。

农业机械  拥有各类拖拉机2964台,各类农机具7738台,其中:各类播种机台516台、旋耕机1338台、脱粒机1789台、收割机36台、手扶犁1836部、其它农业机械2123台。农机总动力达到6.6万千瓦。机耕5.11万亩、机播5.05万亩(其中:小麦4.8774万亩、青稞0.1728万亩)。

畜牧业  尖扎县共有畜禽24万头(只、羽),其中:牛:3.9万头,羊:16万只,鸡:4万羽,猪:0.19万头,马属动物:0.73匹。

渔业  至目前尖扎县网箱养殖场达6个,沿黄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扬、公伯峡四水库水产养殖带基本雏形已经形成,网箱总数达到305个,面积达到5.7万平方米,水产品产量910吨,产值达4500万元。

土壤特性  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高寒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钙土等。山地草甸类草场主要放牧场,植被高山嵩草、线叶嵩草、矮生嵩草、旱熟禾、可食杂草等组成。

2.2、尖扎县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2.1 分散经营,规模化程度低

由于尖扎县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呈现明显的破碎化、细碎化,集中连片土地较少,对尖扎县农业开展有效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很大制约,致使长期以来尖扎县农业以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根本改变,分散经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农业整体上呈现出规模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户分散经营的特点,“小农”特征更加显著、更加典型,农业发展与全国不同步性的特征明显。

2.2.2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小型农机具缺乏

尖扎县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是小农户分散经营,土地以小田块、梯田为主,且农作物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较小,大型农机具难以适于生产要求,农民信息相对较为闭塞,对现有小型农机具的性能、作业对象、生产厂家、应用范围了解较少,致使当地适宜的小型农机具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2.2.3 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尚未建立

尖扎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次之,且种植业主要服务于畜牧业,根据养殖需求为畜牧业提供必要的饲料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农业全产业链尚没有被打通,一些较好的农产品仍以原材料生产销售,农产品加工业环节相对薄弱,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较为粗放,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全产业链条,与现代农业差距较大。

2.2.4 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不够

尖扎县现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农民合作社相对缺乏,农机合作社更是匮乏,相关农机技术、农机手培训等项目完全空白,各种先进技术的“最后一公里”仍难以打通,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公共服务机构公益性职能严重缺失,难以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经营性服务主体影响力弱,带动服务作用有限。

3、扶贫任务实施初步计划

结合尖扎县扶贫调研现状,对后期扶贫初步设想如下:

3.1 指导建立农产品初加工技术体系

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指导建立农产品初加工技术体系,提升当地农产品品质、提高当地农业发展动力。针对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青稞、油菜等农作物制定产地初加工工艺路线及技术路线,降低加工损失,提升农作物产品品质及附加值,降低用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针对当地核桃种植、消费现状,指导建立核桃产地初加工技术体系,形成1-2个典型核桃加工专业基地,通过示范带动提升核桃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核桃销售渠道、提高核桃产品附加值,为当地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3.2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及技术培训

根据团队现有研究基础,并结合尖扎县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开展适于小地块的轻简型、小型农机具技术培训,重点介绍耕、种、管、收及初加工典型机具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使农民了解现有新技术并接受现有新技术,培训当地农机手,做到懂技术、会操作;筛选引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提高土地产出及农民收入。

(农产品分级与贮藏装备创新团队  供稿)

与尖扎县农牧和科技局领导及农机、农技、畜牧、水产管理站人员座谈交流

昂拉乡调研

藏药种植基地调研

能科乡下扎村才华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调研

金龙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

坎布拉沃宝生物有机肥农民专业合作社

坎布拉印心红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康杨镇伊丰畜产品包装加工专业合作社调研

尖扎县科技示范园(大棚种植花生)

与能科乡下扎村当地干部及合作社骨干交流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