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创新四十载 顶天立地国家队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农机化所)的办所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机械实验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极其落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装备技术研发、改良和应用,1957年南京农机化所应运而生,直属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致力于解决南方机械化装备技术问题,拉开了我国利用工业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的创新征程。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南京农机化所命运多舛,先是隶属关系划归江苏省代管,绝大部分科技骨干转入“五七干校”,后机构被撤销,科研人员下放江苏清江拖拉机制造厂,大量科研样机、仪器设备和资料档案等被毁损,500余平方米的植保机械试验室弃用,研究所发展进入至暗时期。
一、发展三步曲:复所重建、改革奋进、快速发展
1978年,中国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迎来科学教育的春天,农机化科技也迎来曙光。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批示,同意恢复南京农机化所,复兴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梦想,重新扬帆启航。复所之初,研究所前瞻性地布局了耕作机械、育插秧机械、植保机械、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业设备、农业机械修理、测试仪器和电子产品、农机化软科学等重点研究方向。下放企业的科研骨干返回岗位,重新捧起《农业机械设计手册》,搭建试验台架,试制部件样机,研究所边基建、边研究、边扩大。成功研制系列犁和旋耕机,配套动力覆盖手扶、小四轮和大中型拖拉机,结构形式多样化。卧式、立式割台等种收割机和联合收获机,适宜小麦、水稻的样机定型并批量生产。研制推广简易水稻育秧设备和机动水稻插秧机并批量生产。研制的烟雾机在林业、防疫等领域大显身手,并向核电、食品加工等领域拓展。农业机械化区划、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农机化软科学成果,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国家植保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南京设计院和农业部南方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创办《中国农机化》和《中国农机安全报》等期刊报纸。
农业机械化进程,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受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城镇化和工业化刚刚起步,农业机械化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缓慢,农机工业企业纷纷转型改行,农机化科技成果的产业需求基础逐渐弱化。同时国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机化技术更多强调商品属性,政府科技投入得不到有效保障,不少农机化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科研骨干流失情况突出。南京农机化所也面临同样困境,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在1996年至2005年十年仅2200万元,科研设施条件老化落后,科研人员充实更新不够,2004年引进的3名硕士研究生,先后离职到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
艰苦的科研条件和不太优厚的生活待遇,南京农机化所依然有一批科研骨干选择了坚守科研,矢志创新,“新型背负式机动喷粉喷雾机研制开发项目”斩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中型种子成套加工技术与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出口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1959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许多选择坚守的“50后”“60后”农机人,终于在本世纪初,重新意识到该论断的英明与份量。中国农机化事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04年国家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至今日,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机械化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南京农机化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聚集产业重大需求,源源不断为现代农业提供配套机械化技术或装备产品,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平台条件和合作交流等各项事业取得良好进展,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科研机构。2013年成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逐步形成了“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土下果实收获机械”“穗粒类收获机械”“果蔬茶类收获机械”“茎秆类收获机械”“农产品分级与贮藏装备”“特色农产品干制与加工装备”“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农机化技术系统优化与评价”“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等12个科研创新团队。牵头建设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拥有14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名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二、粮棉油生产机械化主战场持续创新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世界性技术难题。早在1952年,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具系(南京农机化所前身)就成立由蒋耀先生等组成的水稻插秧机研究组,开启我国水稻插秧机组织化研究的序幕。1956年,蒋耀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人拉单行铁木结构插秧机,以及畜力4行梳齿分秧滚动式插秧机,命名为“华东号插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成型的水稻插秧机。在此基础上,插秧机课题组不断完善创新,东风-2S型机动水稻插秧机在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98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作为国礼赠送给20多个国家或地区。九十年代初期,稻麦收割机市场量大,可当时收割机产品普遍含杂率高,体型庞大,南京农机化所研制的4L—150(海马—Ⅲ)型背负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损失率和含杂率低、配套机型广、使用成本低,投入市场后,订单应接不暇。
牛拉犁耕是传统农业的缩影,南京农机化所在全国率先开展旋耕机及工作部件优化研发,是国家旋耕机技术归口单位,在研发、推广和检测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旋耕机工作部件及其与拖拉机配套合理性的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南京农机化所在水稻机械化领域,继续在大苗插秧机、插秧同步深施肥机、无人插秧机以及大型气力式水稻直播机等领域持续创新攻关。同时,研究重点布局油菜、棉花等大宗作物,吴崇友研究员牵头自主创新的“油菜毯状苗移栽机与育苗技术”以400万元人民币专利授权许可给日本洋马农机株式会社,技术转让金额创新高,也是国产农机化技术向发达国家的首次“逆向”转让,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3万多亩。黄淮海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中小规模棉花生产机械化收获,国外装备价格高,适应性差。石磊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创新研发了刷辊式和指刷式采棉机,经过连续数年的改进设计,采收效率和质量获得植棉大户、轧花企业的认可,目前正在与制造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我国是世界最大花生生产和消费国,而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低下直接制约了花生产业发展,胡志超研究员带领团队立足自主创新,创制出可满足我国多元化市场需求的系列花生收获装备,项目成果“花生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率先引领
我国农业步入全面全程机械化时代,水果、蔬菜、茶叶、麻类等装备技术研发起步晚,储备少。南京农机化所不断拓展科研领域和技术链条,以茶为例,茶是国饮,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1998年前后,肖宏儒研究员团队开始研究茶叶加工过程的速冷保鲜、茶叶成型、微波杀青干燥等成套设备,成为国内茶叶加工装备技术源头。2010年以后,该团队开始转向茶园生产管理机具研发,目前可以提供平地茶园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以及丘陵山区茶园中耕、植保、修剪等小型机械,构建了适宜平地、缓坡和陡坡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与装备体系。研制成功的高地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园管理平台,更换作业部件,同时可以在果园的田间管理、采收运输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结合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工作,还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蚕豆联合收割机、设施蔬菜整地起垄作业机具、叶类蔬菜有序收获装备、节能轻便型耕作复式作业装备、鲜香菇切根装备、苎麻收割机、青稞收获装备等大量先进实用成套装备,填补产业发展的多项技术空白。同时,先进的装备技术,要让种植大户看得见、用得好,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持续多年开展313农机化技术示范和培训工程,西藏日喀则、湖北恩施、贵州铜仁、云南临沧等贫困山区,都留下了南京农机化所创新团队的足迹和成果。
四、学科建设历史传承与实践创新
植保机械技术是南京农机化所“老字号”学科,80余年的学术传承积淀,涌现出以钱浩生、戚积琏、马光忠、高崇义、梅光月、梁建、傅锡敏、王忠群和戴奋奋为代表的植保人。钱浩声是我国第一代国产化喷雾器的主要创制人,毕生投入植保机械的研究,先后负责研制南-2604远程喷雾机、南-2603轻便果树喷雾机、高架棉田喷雾机等重要机型,同时对引进植保机械样机开展不同地区、作物的适应性试验,提出“病虫、农药和药械,三位一体、三管齐下”的科研学术路线,至今对学科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江山代有新人出”,植保人薪火相传,以薛新宇研究员为代表的植保机械创新团队,正在担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用航空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专项的牵头任务。早在“十一五”,南京农机化所就开始布局农用航空装备技术体系研究,梁建、薛新宇等课题组共同实施国家863计划“水田超低空低量施药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课题,研制的“无人驾驶自动导航低空施药直升机”亮相“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成就展,“植保无人飞机高效安全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2018年江苏科技成果二等奖,成为国内农业航空植保标准的技术依托单位。
当今,智能控制和数字技术加速向传统农业装备渗透融合,南京农机化所2016年组建智能农业装备团队,两年多来,金诚谦研究员带领团队在农机及其作业工况传感、监测与控制及数据管理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迈进。
五、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南京农机化所坚持“人才兴所”战略,不断打造领军专家,培育创新团队。胡志超研究员是农机化所的“科研老兵”,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研究所科研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科研一线,大力弘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新航天精神,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在种子加工成套设备、花生高效低损收获装备、高质顺畅免耕机播技术装备等领域,啃下多项农机行业共性技术的“硬骨头”。最新研制的“全量秸秆地高质顺畅免耕机播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获得2017年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他本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率领的科研团队先后获得“中华农业优秀创新团队”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胡志超及其科研团队,还只是南京农机化所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的缩影。近五年,研究所52人次入选国家及省部院级人才计划;人才专业结构由以往机械类专业,向机械、机电、控制、液压、农经等多专业融合发展;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年轻化,全所35岁以下人员占比超过45%,且以研究生学历为主。2018年,研究所启动实施杰出人才工程,构建了“杰出学科方向带头人”、“杰出骨干人才”和“杰出青年人才”三级重点人才工程,推动学科结构优化和人才梯队传承。
四十年风雨兼程,一路艰辛一路探索;四十载春华秋实,一路发展一路辉煌。中国农业已经迈入机械化农业新时代,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的总体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农机化科研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南京农机化所将进一步面向世界农业工程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农机化前瞻性、共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攻关、技术转化和试验示范,推进我国农机化科技水平整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