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五中心派员赴黑龙江开展农机管理调度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及需求调研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13-08-16
【字体:




2013813日,五中心张宗毅副研究员与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信息处何丽虹副处长一行4人赴黑龙江展开农机管理调度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信息化需求调研。813日下午,调研团队听取了黑龙江省农机局关于“黑龙江省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现状的报告,并参观了“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厅和功能演示。814日,调研团队深入基层,对兰西县农机管理人员、兰西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分别展开了访谈,了解了这两类主体分别对农机化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的需求。


调研获得的基本信息如下:


一、黑龙省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现状与问题


为了更好地对全省1000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购买大型机具进行监控和管理,黑龙江省于2012年至2013年投资建设了“黑龙江省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目前主要有以下几项主要功能:


一是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管理监控。“指挥中心”可实现全省农机合作社所获得财政补贴的大型农机实时定位,并利用通讯技术进行全息影像通话。通过这一功能,可十分方便监控每台农业机械的具体地理位置所在,为判断机具是否被倒卖到外省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对农机作业面积进行统计汇总。“指挥中心”根据机具的运动轨迹判断其是否处于作业状态,并根据相关模型测算出其作业面积,同时结合作业季节和机具具体种类判断是春播、夏耕、秋收或秋整地的具体作业环节,据此可对全省被监控大型农机作业进度适时汇总,为全省农机化作业进度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合作社管理。本模块主要通过建立全省合作社数据库,掌握合作社的地理分布、经营规模、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便于管理和沟通。


另外,还有服务体系、安全管理、天气资讯、种植结构等模块,分别用于维修点、加油站等服务体系管理和农机监理、天气预报、科学种植决策支持等。但这些功能还未完善。


总的来说,目前该“指挥中心”发挥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对800个千万级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的1万多台大型补贴农机具进行位置监控,防范跨省域的倒卖。


这使得该“指挥中心”存在以管理为主缺乏服务,进而导致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动参与、缺乏配合该平台建设的主动性。同时,由于防止农机倒卖进行强制限制外省作业也严重影响了合作社跨区作业积极性,不利于机具效益最大化发挥。也因此,部分存在合作社私自拆卸GPS车载终端以逃避监控的现象。另外,由于GPS车载终端存在耗电较高、黑龙江冬天温度较低容易将终端冻坏等技术原因,部分合作社不得不将GPS车载终端拆卸,但重新装回时又容易装错。这诸多问题,影响了该“指挥中心”的作用发挥,同时对实际的农机化生产起到的促进作用较小。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信息化的需求


对于黑龙江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农机跨区作业:


1)本地作业量特别是玉米机收作业量相对饱和。目前黑龙江千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标准是1-2万亩核心区、3万亩辐射区,本地作业量特别是玉米收获机的本地作业量相对(黄淮海区域)较多。因此,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作业动力不足、精力不够。


2)本省玉米成熟时间梯度较小,进而收获时间跨度较小。由于黑龙江维度较高、无霜期相对较短,因此有效作业时间相对较短,同类作物同一作业环节时间梯度较小。因此,较难像黄淮海区域和长江中下游区域那样进行大规模小麦、水稻跨区作业。


3)跨省作业目的地有限。由于邻近的黄淮海区域地块小、农艺复杂(如玉米种植行距、株距、起垄垄距等千差万别并跟黑龙江不一样),黑龙江的农机特别是合作社的大型农机较难在这些区域进行跨区作业。只有附近的内蒙古地块大小和农艺制度较为类似。因此,难以进行大范围、远距离的跨区作业。


4)为了防范机具倒卖,行政限制机具出省跨区作业。为了防止大型补贴机具被倒卖,省政府严厉限制本省大型机具外出跨省作业。有了通过GPS精准定位监管的“黑龙江省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后,大型机具更容易被发现在外省作业,甚至导致个别在外跨区作业的大型农机具被召回,作业收入不够运费,而造成损失,进而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外出跨区作业的积极性。


基于此,黑龙江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跨区作业所需要的作业供求信息需求较少,但对于操作与维修技术、新型农机化技术、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技术等技术信息具有较强的需求。除了信息需求外,对于土地流转及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金融扶持也具有非常强烈的需求。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